【只是需要一個理由】
筱甄(化名)來到我門診,長期為婆媳問題所苦。
「她最近脾氣更差了,經常罵人。」她嘆了口氣。
「你婆婆什麼原因罵人?」我問。
「她老覺得外勞偷她東西,甚至也會誣賴我。都已經跟她解釋過了,也不聽。」筱甄臉上滿是莫可奈何的表情。
「你婆婆會不會是失智症呢?很多早期失智症的老人家,剛開始的症狀不是記憶問題,而是情緒、被害妄想以及判斷力下降。早期接受評估治療,可以減緩症狀。」我提醒她,婆婆脾氣變壞的另一種可能性。順便將之前在報章登出的文章列印一張給她,帶回去參考。
她拿著那張報導,略有所思地離開診間。
—
隔幾週,她回診時表情和緩許多,心情也不那麼焦躁。
「你婆婆最近還好嗎?有帶她去看醫生嗎?」
「她不肯去。不過我仔細觀察她,跟醫生描述的症狀很像。後來我提起勇氣,跟其他朋友談到此事,他們居然有些家裡的老人家也有失智問題,甚至還不少。原來我婆婆不是故意折磨我,我也釋懷許多。」
—
可不是。許多人非常善良,只要了解原因,就能體諒。好比筱甄,她婆婆最後並沒有就醫,甚至可能越來越嚴重。但只需要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,筱甄就能夠繼續忍耐下去。
過去的我,也許會強烈建議她帶婆婆去看醫生。現在,我猜想也許筱甄只是需要一個理由,讓自己願意繼續過下去。
—
【請問醫生,我的孩子有問題嗎?:精神科醫生教你聽懂孩子的內心話 】作者/ 繪者:劉貞柏醫師,聯經出版。(本篇圖文為作者延伸概念的文字整理,未收錄在本書中)
博客來網路訂購資訊:
http://search.books.com.tw/exep/prod_search.php…